2月15日,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市委书记、市长重要批示,通报了2024年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系统总结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刻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动员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锚定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决心,攻坚克难、奋勇争先,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完成“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建设做出环保积极贡献。局党组书记、局长侯志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攻坚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十大战略”,加快构建“十大体系”的具体部署,加快推进生态空间体系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提供生态环境支撑。具体做好10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要以背水一战的超常举措推动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做好重点时段管控减排,推动过剩低效产能退出,开展产业集群综合整治,实施工业企业提标治理,持续推进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继续开展“创A晋B”行动,全面提升重点行业企业环境绩效水平。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做好面源污染防治。二是持续推进碧水保卫战。紧盯重点问题整治,持续提升治理成效。抓重点环节、重点流域,守好饮水安全。持续开展南水北调干渠保护区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和群众饮水安全。三是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在土壤治理方面要统筹好耕地、建设用地“两块地”。在农村污染治理方面统筹好臭水、污水“两种水”。在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统筹好地上、地下“两类源”。四是加强固废管理和辐射监管。扎实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高质量编制完成“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并深入推动实施。加强辐射安全监管,确保废旧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100%安全送贮。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高标准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对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六是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实施“绿盾2025”重要生态空间强化监督,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人为活动遥感监测疑似问题核查整改。七是严格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持续推进机构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坚持“全员全年全过程”练兵;大力推行“执法+监测+监控+N”、非现场执法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运用;常态化开展执法稽查工作,全面提升执法监管能力。八是着力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大力提升生态监测监控能力。强化应急能力建设。继续加大项目资金申报力度。九是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不断提升审批服务和排污许可管理水平。十是持续提升宣传引导能力。提升生态环境新闻宣传水平,强化宣传业务培训,优化新闻宣传考核办法,提升新媒体矩阵运营水平。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完善舆情处置制度,及时做好环境舆情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会议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强化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增强必胜信心,保持担当尽责、奋勇争先,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要在治理污染微克必争上奋勇争先。聚焦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以背水一战的决心、破釜沉舟的勇气、奋勇争先的劲头,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是要在着力解决突出难题上奋勇争先。强调要立足职能职责,要在发现问题上用力、在结合实际上用力、制度建设上用力,强化制度执行,打通贯彻落实“最后一公里”。三是在靠前统筹发挥作用上奋勇争先。市环委办和各县(市、区)环委办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调度、督导、通报等工作机制,协调调动环委会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聚合力、激活力、提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四是在锻造铁军强化作风上奋勇争先。要强化业务素质提升,崇尚务实重干作风,要敢于争先进扛红旗,坚守廉政底线。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拼搏的精神、一流的业绩,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生态环境铁军。
会上,安阳县、滑县、汤阴分局,市局宣教科、大气环境科作交流发言。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局纪检监察组,河南省安阳监测中心班子成员,各县(市、区)分局副科级以上干部,市局机关、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监测和安全中心、技术中心全体人员,环委办督查督办组、重点区域建设组、大气污染攻坚组全体人员,技术专家代表参加。